138名北京兒科專家為何坐高鐵跨城上班?
在國家倡導的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下的醫改訴求方面,分級診療將是改革重點,在智慧城市醫療背景下產生的智能醫生工程,正是幫助醫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擺脫時間、空間約束提升患者管理能力的重要表現。
病人不動,醫生移動
病人不動,醫生移動,為了擺脫時間、空間的醫療約束,醫院一直都在采取措施,雙城工作模式開啟就是最好的證明。兩年前,保定市兒童醫院增掛北京兒童醫院的“京字”招牌,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首家接受跨省托管的公立醫院。從北京到保定,150公里的距離,42分鐘的高鐵車程。現在,在這條路上,138名北京兒科專家坐高鐵“通勤”,跨城上班。
據統計,2016年,北京兒童醫院共向保定市兒童醫院派出138名專家,接診患者2387人次,免費接收進修人員42名。截至2016年年底,共指導保定兒童醫院收治疑難新病種102種,開展新技術53項。2016年,保定市兒童醫院門診量同比增加35%,手術量同比增長20%。
對此,智慧醫療方案解決專家朗銳慧康總結到:“病人不動,醫生移動,好處多多。第一,醫生地域調配,減輕了一部分病患就醫難的問題,許多人為了上大城市求專家醫治花費大量時間金錢不說,路途奔波,加上住在不熟悉的地方,又怎么能夠安心的養病。第二,醫生跨城上班,跨醫院上班加強了醫院的交流,就是加強了醫療行業技術的交流,對于提升雙方醫院的整體水平有利無害。”
其實不僅是跨城上班,如果能解決醫生不足、設備不夠的問題,緊急情況下上門就診也未必不可。朗銳慧康致力于提供實用的健康終端產品及技術方案,配套高效可靠的健康信息化平臺支撐,幫助行業客戶快速實現健康物聯網應用實施。通過將物聯網絡與專業醫療技術、無線遠程監測完美結合,成功地應用于健康信息化及物聯網云健康領域,為許多醫療機構和家庭解決了健康檢測和日常健康管理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看病難問題一時還不能得到解決,但可以充分利用智慧醫療方案來大幅度提高效率。因此,智慧醫療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期待智能健康帶給人們更好的未來。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m.jhdhi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