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規劃出爐,智慧醫療成關注焦點
“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規劃,重點建設智慧醫療成關注焦點,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推動前沿技術創新,著力突破20-30項前沿關鍵技術并轉化應用,面向基層推廣100-150項新技術,保障重點人群健康……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6部門日前聯合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強化五年規劃的實施,將為助推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時期以來,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成效顯著,“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研制了一批主要產品,在部分領域開始打破國外新藥壟斷。3D打印生物材料等大型設備逐步實現“中國制造”。2016年以來,衛計委與科技部建立了“科衛協同”機制,并會同科技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并會同科技部等6部門編制了此次規劃。
規劃圍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健康服務產業、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等目標,制定了12項任務,包括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推動前沿技術創新、提升疾病防控水平、保障重點人群健康、開發醫藥健康產品、發展新型健康服務技術、強化健康風險因素控制、推動科學技術普及、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加強創新基地平臺和能力建設、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構建國際合作網絡等方面。
發展健康服務的一個重點是推動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個性化健康服務、協同醫療、智慧醫療、醫學應急救援等新型健康服務技術,創新疾病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推動晚期疾病治療模式轉變為早期健康促進模式。
針對科研成果與疾病防治實踐之間長期存在的“兩張皮”問題,規劃明確,重點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中醫“治未病”、創新醫療器械、食品安全、科學健身等科技示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培養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其實,現在眾多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上也都在為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做貢獻,朗銳慧康圍繞“物聯網+云健康”,打造醫療、健康、服務一體化數據平臺,打通云健康服務全產業鏈,開創了健康物聯網及智慧醫療領域的新藍海。
規劃提出,到2020年,部分重點領域的基礎前沿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助推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www.lrioh. 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