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健康云體系 心電圖設備蓄勢待發
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高速發展,移動醫療迎來了行業大爆發,出現了以心電圖設備為主的發展熱潮。健康云系統讓醫生通過網絡就可以隨時查看,也可以通過終端設備遠程監測病人的健康情況,為治療問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我國的心血管病患者人數達 2.9 億,平均10 秒就有 1 人死于心血管病,現階段心血管病的診治情況卻不容樂觀,由于很多心臟疾病需要心電圖數據來指導診斷,在疾病發作時才可以收集到相關性高的心電圖數據,如果沒有隨時隨地的收集處理設備,將會為診斷帶來巨大麻煩。
于是,針對這個現狀,市場上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心電圖設備,但如何才能在琳瑯滿目的設備中找到人們想要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對這些心電圖設備進行一次專業的大起底。
按照設備的準確度劃分,國內心電設備公司的產品可以分為:靜態心電圖機(ECG)、動態心電圖機(Holter)和心電監護儀,醫學和標準上對于這3種設備的性能指標和精準度的要求是逐次降低的。也就是說,靜態心電圖機的精準度以及需要達到的性能指標最高,動態心電次之,而心電監護儀最低。
1.靜態心電圖機(ECG)
臨床中應用范圍最廣,用于靜息狀態下使用心電圖機進行體表心電圖檢測,診斷價值最高,是心律失常診斷的黃金標準,所有的心律失常和大部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并判斷心肌梗死的部位都可以診斷出。
2.動態心電圖機Holter
當用戶感到不適但靜態心電圖未發現異常的場景,可以通過長時動態佩戴,捕捉不易發現的發作性心律失常,24小時記錄患者生活中的心電信號,是靜態心電圖的發展與延伸,并做出定量和定性統計判斷嚴重程度,從而指導治療和評估。
動態心電的精準度達不到靜態心電機,一機多用設計場景下,可以覆蓋和滿足心電監護的功能,但動態心電不能代替靜態心電。
3.心電監護儀
心電監護儀在院內主要用于對危重患者的心電圖形進行監測并預警,一般在ICU使用;院外
應用于遠程實時監護。其適用場景有限,精準度較低,應有專業人員的判斷介入,心電監護儀不可代替靜態心電或動態心電。
朗銳慧康認為醫療級、精準度高的心電設備必然是大勢所趨,一款真正有用、有效、有價值的心電圖設備將會成為市場寵兒,建立于這個基礎之上的酷炫穿戴式心電設備,才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朗銳慧康一直致力于研發采集高精準數據的心電圖設備。畢竟醫生用來探測診斷心臟病的數據指標并不是心率,而是心電圖,且精準度越高越好。心電圖能夠對心臟的電活動進行測量。如果只是使用一種健康追蹤監控設備觀察心跳模式,而不去看心電圖,那么就無法發現心臟是否存在疾病。
文章轉自:朗銳慧康官網m.jhdhit.com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0755-88879880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