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大佬窺覬的智能醫療要怎么玩?
多年以來,百度、阿里、騰訊三家大佬在智能醫療的動作不斷。在這塊領域,BAT卻一直水土不服,難以“玩轉”。今年,三家重新調整在互聯網醫療上布局路線,阿里和百度把重心押在智能的醫療“大腦”上,騰訊,依然走在入口之路。
阿里云通過發布ET醫療大腦進軍智能醫療。一年多的研究訓練,人工智能ET具備多項醫療能力,可承擔醫生助手的角色。在此之前,阿里在智能醫療的主要布局,還集中在醫藥平臺的搭建上。如今,阿里不滿足于建立藥品銷售和醫療服務的平臺,切入未來醫療。繼百度之后,阿里把目光瞄向了醫療“大腦”。
另外一邊,“百度醫療大腦”是通過海量醫療數據、專業文獻的采集與分析進行人工智能化的產品設計。可以模擬醫生問診流程,與用戶多輪交流,依據用戶的癥狀,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反復驗證,給出最終建議。在過程中可以收集、匯總、分類、整理病人的癥狀描述,提醒醫生更多的可能性,輔助基層醫生完成問診。
阿里云ET醫療大腦的研發大量采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海量數據作為示例來訓練機器完成特定任務,即由計算機通過學習病例數據來提升醫術。由于可以24小時不睡覺,同時處理成千上萬項任務,ET的學習進步速度大大超過人類。
阿里云已經開始試圖利用ET醫療電腦進行病癥的診療。通過和華大基因合作,ET對大量肺腺癌病例的DNA序列進行分析,尋找致病的關鍵基因突變。并擁有了一套超聲甲狀腺結節智能診斷系統,這套算法可以對甲狀腺B超快速掃描分析,圈出結節區域,并給出良性與惡性的判斷,大大節省了醫生的診斷時間。一般來說,人類醫生的準確率為60%-70%,而當下算法的準確率已經達到85%。
朗銳慧康所了解到,在阿里云的戰略規劃中,機器智能對產業的深度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而這,得益于現在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數據在線,可以參與決策,和算法平臺和計算能力相結合,產生新的價值。而阿里云的目標,則是通過技術去為商業創造價值,解決實際問題。人工智能平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利用大量數據,提高人工智能技術。
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BAT處在剛剛起步的領域。醫療機構中,還有大量數據以紙質形式存在,并沒有在線;同時,個人健康資料的歸屬并沒有界定,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還亟待解決,政策也并沒有完善。而同時,人工智能系統輔助醫療,并不是取代醫生。而是輔助醫生診斷和分析結果,提高診斷速度,同時促進算法迭代;做到“算無遺漏”;整合醫生個人經驗,形成新的經驗,提高醫療服務的價值。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m.jhdhi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