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再布局智能醫療電子:人類健康地圖成“香餑餑”?
谷歌不僅繪制了全世界的地圖,還打算繪制人類的健康地圖,再次布局智能醫療電子。在這次偉大的科研實驗中,朗銳慧康開發的便攜式醫用采集終端也可以實現收集海量健康數據的功能,繪制精準的“健康地圖”。
未來4年,谷歌與Verily將啟動一項萬人參與的大型健康項目。這是谷歌“基線計劃”的第一站,海量的健康數據能繪制人體的“標準健康地圖”。這是第一個記錄健康地圖的項目。
繪制人體健康基線是本次計劃中核心步驟。近幾個月該項目組開始招募活動志愿者,并為他們安排一系列檢查。志愿者會前往分布于美國多地的研究中心,每年接受長達1-2天的體檢。研究人員會分析志愿者的醫療歷史記錄、評估體能、提供心電圖、胸部X光在內的大量檢查。體檢中,參與者還需要提供血樣、唾液和糞便等樣本。這些樣本將分別用于癌癥液體活檢、基因組分析和腸道菌群分析。
除此之外,志愿者還需要接受為期三天的短期檢查,搜集額外的健康信息。假設志愿者發生了變故,研究人員也會即時跟進,記錄詳細的健康變化。為了反映健康情況,志愿者們還會通過移動終端來填寫調查問卷。
谷歌為本次調研,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經費,用于支持斯坦福大學與杜克大學的研究。Verily負責相應的分子測試,并對參與者的DNA進行測序。據估計,要讓所有10000名志愿者完成長達4年的研究,該項目的總耗時預計將長達10年。
從來沒有人能夠對那么多的個體做如此深入的分析,這是史無前例的,它能讓幾代人去挖掘這些數據,去提出科學問題。這一項目有可能能讓人類在健康出現變化的第一時間就有所注意。
通過“基線計劃”,能從預防和個體化的角度改善人們的健康,有別于常規的年度體檢,谷歌想要打造一款全新的平臺,讓身體出現異常的第一時間就能檢查出來,并提供相應的康復方案。
這項充滿雄心的計劃代表谷歌希望為人類健康帶來嶄新的一頁,在智能醫療領域積極布局,提升人類對健康的認知。降低疾病帶來的死亡率,在疾病初期就能找到治愈的方案。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m.jhdhit.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