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近年來,隨著自動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獲得落地,其中與醫療領域的聯系較為密切。
如今,在各大企業的推動下,3D打印、影像識別、大數據等智能科技在醫療上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無論是醫用可穿戴設備還是智能醫療輔助設備,人工智能在醫療上的應用都還只集中在西醫領域。
近日,國內成立并運行了首個中醫領域的智能裝備研究機構,該機構將中醫論治過程、中醫基礎理論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現代科學相結合,對中醫智能診斷和智能理療裝備進行研發與臨床試驗,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推動中醫治療裝備的升級發展。
目前,人工智能在西醫領域的應用已經初見成效,但在傳統中醫領域還應用較少,未來隨著在中醫領域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工智能可能會從三個積極的方面給中醫的發展帶來影響。
首先,人工智能有助于推動中醫朝精準化方向發展。
中醫作為傳統醫療手段來講,與西醫相比在精準化程度上有所欠缺,例如把脈過程受醫師主觀感受影響,不會做到絕對精準;配藥劑量多少也只是個大致范圍;藥方熬制程度也沒有具體的時間規范......
而人工智能應用之后,利用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可以實現中醫的“望聞問切”操作,與人類醫師相比,機器所獲取的信息更加完整和系統,依靠這些更加細致的信息,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藥方和解決辦法。
其次,人工智能有助于推動中醫診療更加智能化。
一個好的中醫,既要對中醫理論知識了如指掌,也要具備大量的實際醫療經驗。不少專家認為,中醫所謂的經驗,實際上就是一種大數據的積累,因此,醫師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輔助,對繁雜的中醫理論和案例進行系統化的分析研究,從中挖掘出新的規律和診治辦法,開拓中醫的思維。
此外,一些智能化的設備還可以通過對患者的實時數據掌控、反饋信息處理、治療效果監測等,給醫師提供輔助性的診療幫助,讓整個中醫診療更加客觀性和智能化。
最后,人工智能還有助于推動中醫的信息化發展。
人工智能大數據的運用,將每個醫師的專業理論和過往案例都進行數據化的積累存儲,這既是對自身診療的一種輔助,也是對中醫傳承的一種幫助。信息化、數字化處理之后,對于想要學習中醫的人來說,不需要再像傳統的方式一樣,必須同時跟著多個中醫專家進行學習,只需要通過梳理積累的大數據,就可以與一大批數據化的“名醫”進行交流。
熱門資訊
- 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 可穿戴醫療設備助力智慧醫療高速發展
-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智能。
- 火熱的AI+醫療背后,企業如何盈利?
- “互聯網+醫療”版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怎么...
- 可穿戴醫療設備在智能醫療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體機,更好的服務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設備助力老年健康市場。
- 讓問題疫苗無所遁形 區塊鏈在醫藥追溯領域...
- 大數據對于傳統醫療模式的轉型升級
- 未來高端醫療器械將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 中美貿易爭端再起 醫療器械行業影響分析
- 國內遠程醫療市場快速增長
- 當醫療遇上人工智能的無線想象
- 分級診療政策強力推動 醫療器械POCT高速發...
- 未來人工智能對中醫的發展影響
- 數據挖掘在醫學大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 人工智能的興起為醫療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縣域醫療崛起 建設獨立檢驗中心成為硬指標
- 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趨勢